一站式图书采购平台全国咨询热线:
400-968-7679

首页冉宇资讯 图书市场真的穷尽了吗?

图书市场真的穷尽了吗?

2015年04月28日18:31 

0422-2.jpg这些年我因为工作的需要,走遍了全国。每到一处,我都会逛逛当地的书店。前几天去江苏出差时,我们还专门去了一下南京的两家书店。结果在这两家书店里看到不少的青少年读者在那里看书、选书。而且除了这些专门的图书卖场以外,还有的人不爱在书店买书,更愿意在网络上购书。此外,像校园、超市、地铁、报刊亭、社区书屋、便利店、机场、火车站候车大厅等处,都活跃着图书销售的身影。即使有上述这么多销售渠道,不少读者仍然感觉到购书难,购好书难。看来,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,图书销售的方式需要多种多样,只要读者乐意买,就应根据各地的需要,结合自己的优势,开辟出自己独特的图书销售渠道。我认为,目前的图书批发市场并没有穷尽,在不少地区还有很多的空白等着我们去占领。

  如今业内对经营二字都情有独钟。但是作为一种产品,图书也好,期刊也罢,在推向市场后究竟有多少品种能够达到经营上的极致,从而放大自己的市场功能呢?一种图书如果单一地以发行量决定胜负的话,相信绝大多数都会赔钱。因此出版者从一开始,就应把经营选题、经营市场作为一个前提,想方设法在第一时间内,就要考虑好全套的营销计划,让自己的出版物大踏步、全方位地走向市场。记得前几年考察日本的出版业时,就发现讲谈社也好,小学馆也罢,无不把选题的经营放在首位。像小学馆还拍摄了动画片,并把其中的形象卖给了手机运营商和咖啡店,可谓“一石三鸟”。可是反观我们的出版物,总是在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,没有把它的市场功能彻底放大。

  最大化地把出版物市场放大,不但会拉动所营销品种的数量,还会产生一些系列产品,从而加速其在市场上的影响。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见到童话大王郑渊洁时,他就说已经把童话形象皮皮鲁注册成了一个袜子的商标,并成立了一家同名的服饰公司。江苏某杂志的老总也告诉我们,他们已经把自己刚刚设计的一套读物的名字花了几千元注册,以便今后深度开发其市场潜质。

  可见,图书市场的疲软并不是无力挽回的,只要我们开动脑筋,将书刊的经营开掘到位,就一定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!


网友热评